当前位置: 首页>>江理新闻>>正文
我校召开第六届教代会暨第十一届工代会第六次会议
日期:2025年05月26日 08:59  点击次数:

本网讯  5月25日,我校第六届教代会暨第十一届工代会第六次会议在三江校区志远会议中心1号会议厅召开。全体在家校领导、党委常委及正式代表、列席代表等近35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徐志峰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会议听取了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作的《校长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学校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并周密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

葛世荣从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突出、学校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立德树人工程有序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有力实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质工程取得实效、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产业发展贡献度持续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切实增强七个方面介绍了2024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情况。他指出,过去一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人才、质量、开放”三大战略,推进“忠诚江理、卓越江理、幸福江理、平安江理、团结江理、勤廉江理”六大行动,重点实施三项重大工程、开展十个专项行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新跨越。

葛世荣部署了学校2025年重点工作。他指出,2025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学校将以“力争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大学”为目标,守牢“安全和廉洁”两个底线,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开放兴校”三大战略,突出“信息赋能的教育体系改革、贡献导向的科技组织重构、数据驱动的治理体系优化、自信开放的国际合作格局”四项改革,落实“党的建设引领事业发展、统一战线凝聚发展合力、优质服务支撑学校发展、高效协同保障校园安全、弘扬正气激发干事活力”五个保障,推进 “忠诚江理、卓越江理、幸福江理、平安江理、团结江理、勤廉江理”六大行动,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奋力拼搏,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新的江理力量。

会议期间,12个代表团分组讨论相关材料,审议通过《财务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及人事相关制度,票决通过相关方案。

最后,校党委书记杨斌作大会总结。他指出,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深化改革、攻坚“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年。全校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学”目标,以赣南实验室启动、葛世荣院士加盟为新动能,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就如何更好发挥教代会、工代会作用,杨斌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民主管理根基。坚持党对教代会、工代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完善提案办理、巡察督查机制,确保学校重大决策充分体现师生意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二要聚焦中心大局,激发全员奋斗活力。围绕学校“1+N”改革文件部署,引导教职工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主动融入“双一流”建设,在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产业赋能等重点任务中勇挑重担,推动“123456”总体发展思路落地见效,形成“人人参与改革、人人推动发展”的生动局面。三要深化服务保障,凝聚和谐发展合力。以“幸福江理”建设为导向,健全教职工服务体系,依托智慧校园平台拓宽诉求渠道,常态化开展校院领导调研,精准解决师生急难愁盼。丰富“教职工俱乐部”“清江生活论坛”等品牌活动,完善爱心基金、困难帮扶机制,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师生,增强归属感与凝聚力。

杨斌要求,全体教职工要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立足“时与势”的把握、“危与机”的洞察,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加快稀土领域世界一流学科突破,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西产业发展贡献度,奋力开创“综合实力全国一流、行业引领作用突显、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再立新功。

(文/王甜甜  图/彭超、肖子骞、韩帅杰、廖弘韬)




上一条:共产党员网: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
下一条:江西省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